平安度暑假 知识入心间

来源: 中国交通新闻网

安全,是学生快乐过暑假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提升广大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意识,海事部门精心策划,为广大中小学生准备了一份份“暑假套餐”,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课”“海事开放日”“航海夏令营”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普及了水上出行安全知识与技能,传播了航海精神与文化,增强了学生对蓝色国土的了解。

海事版今天特刊发一组稿件,记录各地海事部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亮点做法,展现海事人心系祖国花朵的情怀和服务为民的担当。

福建

“以后我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救生筏了”

“我最喜欢划皮划艇,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在海上划船,两个人齐心协力奋力向前的感觉很好。”

“我最喜欢在泳池学习如何登上(气胀式)救生筏的课程,登筏不容易,下来更需要倒挂入水的专业姿势,很刺激。”

“我最难忘的是海上应急搜救演练,之前觉得一艘船应该就可以救,没想到要那么多,特别是直升机飞过来时,我能感觉海水吹到我的脸上,场面很震撼、很真实,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太赞了。”

谈起2019闽台小学生航海夏令营中最喜欢的项目,来自新北市的郭展佑、高雄市的刘一冉和台北市的赖嘉宏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说道。

福建与台湾水路交通往来密切而发达,众多民众生活在滨海、临水区域,水上交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水上交通安全也是两岸民众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年,福建海事局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福建省小学生航海夏令营的经验基础上,从两岸学生、家长实际需求和不断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工作水平出发,组织开展了以“同舟共济 扬帆启航”为主题的首届闽台小学生航海夏令营活动,努力打造海事部门在两岸交流中新的工作平台。

此次夏令营活动共招募营员36人,其中福建省小学生18人,台湾小学生18人。为期6天的夏令营活动注重挖掘特色学习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深受小营员们的喜爱。

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泳池边,小朋友们的目光被一个圆圆的像大水桶一样的东西吸引了,原来那是气胀式救生筏。伴随着小朋友们惊奇的叫声,救生筏迅速膨胀成为一艘小船。在海事人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穿好救生衣,跳入泳池,游向救生筏再奋力爬进救生筏,然后一只手捂住口鼻,另一只手抱肩,向后倒挂入水下筏。“看着挺简单的,真正要爬进去还是挺有难度的啊。”来自福州群众路小学的何梓寰一脸兴奋地说,“以后我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救生筏了,还可以教他们怎么穿救生衣。”

今年暑假期间,福建海事部门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了“2019闽台小学生航海夏令营”“海丝小记者”航海主题研学以及船舶交管中心开放日等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安全的“种子”,只待收获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的“果实”。

李鑫 王文

江苏

“第一次看见海,第一次上船”

7月26日,美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中西部内陆地区的50余名小学生到连云港海事局参观见学。第一次感受大海,这些娃娃们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由于父母常年在连云港务工,这些来自中西部内陆省份的孩子们大都在老家生活。为让他们有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连云港海事局联合连云港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专门组织了这次海事参观见习活动。

“这个红色的标志是什么?”“那片区域为什么是蓝色的?”“那个点点为什么带着一个‘小尾巴’?”在展示港口全景的大型显示屏前,小朋友们不时提问,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尽情展示着他们的求知欲望。连云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海事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并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帮助小朋友们了解港口港池、泊位以及进出港、靠离泊的过程。

随后,学生们登上“海巡0611”轮,以一名“执法人员”的视角巡航连云港主港区,浏览港口美丽风光,观看港口码头生产作业和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场景,见证口岸航运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驾驶台前,各类精密的仪器吸引了同学们的眼光,海事人员逐一讲解操作台上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在海事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同学们端起望远镜,手握船舵,发出“左舵15”“右满舵”等口令,模拟驾驶操作,俨然一副“小船长”模样。在主甲板上,海事工作人员与学生们开展了救生衣试穿、救生圈抛掷、简单绳结学习等互动游戏,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尝试,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也是第一次上船。这次见学活动让我学到了以前没接触到的海洋知识和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体验了航海乐趣。”来自陕西省汉中城固县集灵小学的张同学表示,他在城固县的同学很多都没有见过大海,他一定会把这些知识和体会带回去和同学们好好分享。有趣味、长知识、很快乐、不虚此行,参加见学活动的同学们都表示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余晓强 刘传雷

广西

“船儿满载着我们的梦想”

“邕字上面有三撇,中间是个口,下面是个巴,口和巴合起来是个邑字,是城市的意思,三撇分别代表左江、右江、邕江,因此邕字寓意南宁是一座亲水的城市。”8月9日,南宁海事局“海巡1011”轮迎来入夏以来第六批市民体验者,来自滨湖路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潘登正在海事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讲述体验海事巡航的感想。

今年以来,南宁海事局积极响应南宁市“保护母亲河 守护邕江美”的倡议,以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及相关实践活动为契机,邀请市民到邕江上,到海巡船上,体验海事巡航,感受母亲河的风姿,积极参与保护邕江的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通过带领市民体验巡航百里秀美邕江,南宁海事局将“水上平安交通 安全伴我成长”课堂搬上海巡船,以新颖的教学形式,着重讲解乘船安全注意事项、意外落水的应急措施、防溺水知识、逃生技巧及“12395”水上搜救电话等安全知识,大大提高了授课质量。

“我宣誓,牢记水上交通安全知识,遵守水上安全规范,珍爱生命,安全出行。”学生们在海事宣讲人员的带领下举拳宣誓,稚嫩的童声响彻邕江。此外,该局还根据不同主题,分别邀请环保专家、蓝天救援队等志愿团队参与授课,丰富活动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航海知识、安全知识、环保知识,一起了解邕江、热爱邕江。

南宁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邓华是宣讲团队的一员,她介绍,南宁市民素有游邕江的传统,酷暑时节,市民更喜欢水上玩乐。南宁海事作为平安邕江守护者,一直致力于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引导水上安全出行,传播母亲河文化,让孩子们平安过暑假,在市民心中撒下一颗爱水、亲水的种子。

“我们在海巡船上用望远镜看到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行驶在江面上的小船,海事阿姨告诉我,它是用来观察江上的事物,保证行船安全的。”“船儿满载着我们的梦想在邕江上穿行,鲜艳的红领巾飘啊飘,我们的梦想已经启航!”孩子们把学习心得写成日记,向海事部门的叔叔阿姨们表示感谢。

“将水上安全教育和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既能让同学们学习到水上安全知识,又能感受到城市的欣欣向荣,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教会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共同愿景。”滨湖路小学四年级八班的吕周萍老师称赞道。

潘茵茵

浙江

“原来灯塔的作用这么大”

“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过这些发着光的建筑,现在才知道原来灯塔的作用这么大呢,回家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一位小学生自豪地说。

7月份,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温州航标处联合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在洞头航标管理站举行了以“蓝色海洋,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2019年温州市暑期“春泥计划”启动仪式,进一步普及航标海洋知识,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暑期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在石头上绘制灯塔图案,了解世界各地的灯塔;跟着工作人员,学习“我爱祖国、我爱大海”的旗语打法;学打水手结、穿救生衣。这些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的技能,在这次活动上,让小朋友们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工作人员还给每个小朋友发放了印有不同航标图片的卡片,供他们在航标站内寻找,找到对应样式的航标图片将航标名称填写在卡片上,增强未成年人对航标的了解。

随后,孩子们参观了航标文化馆,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航标的作用、航标知识、航标文化等。“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航标知识,感觉既有趣又神奇。”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分享着收获。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必然是航运强国,航标便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温州航标处党委书记王申山介绍,“我们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航标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小朋友了解水上出行的安全知识,从小就对航标有所认识,特别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航标精神。”

近年来,温州航标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面开展“航标知识进校园”活动,加大水上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为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保驾护航。

孙子琪

辽宁

“海事老师的这堂课很有意义”

7月的庄河太平岭满族乡,绿树葱葱,涧水潺潺,金杏飘香。

7月16日7时,大连海事局交管中心的张涛、谭广来会同庄河海事处的同事从大连市内出发,驱车近3个小时,来到这片200余公里之外的“栖心之地”。此行,他们不为欣赏美景,更不为采摘网红的歇马杏,而是为了兑现他们与太平岭满族乡300多名小学生们的约定。

为赶在全市中小学生暑假前将安全知识尽可能教给更多的孩子,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大连海事局主动对接太平岭乡中心小学、青林小学,入山区宣讲水上安全知识。

“太平岭满族乡有中小河流24条,河流总长度61.6公里,有朱隈、向阳2座水库,总供水量达7780万立方米。”太平岭中心小学校长介绍说,“下河嬉水、水库摸鱼,是当地居民祛暑的传统,但对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的孩子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示范。”

海事人员的到来给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水上安全知识,也勾起了每一名孩子的好奇心。“船上的救生衣上哪找”“船舶遇险该怎么做”“如何穿着救生衣”“跳水求生的动作要领是什么”“落水采用怎样的姿势保持体能”……新奇的讲解一个接着一个,海事人员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实用技能。

“我们离市区比较远,很少有机会了解专业的水上安全知识。”太平岭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的迟鸿雁说,“海事老师的这堂课对我而言很有意义,暑期我不会再到危险水域玩耍,我会把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家长和身边的小伙伴。”

据了解,自2013年大连海事局首次联合大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以来,这一活动已持续了6年多。所辖的行政市、区全覆盖、建立“大连市青少年记者学会社会实践基地”、成立辽宁省首个“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义工服务项目,累计培训师生超万人、发放《小学生水上安全教育读本》超万本……大连海事局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水上安全的漂亮答卷。

刘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