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通客车 关键在提质
“到2019年底,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让农民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有获得感。”在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省运输局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提高到政治站位,要求递交满意答卷。“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还被省政府作为民生实事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万村通客车不但体现了政府对道路运输工作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是群众的热切期盼,要想答满分,必须加速度、提质量,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作为精品工程抓好落实,按期交工,让群众来检验是否合格。
万村通客车,一刻都不能拖延。在2019年1月份召开的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省运管局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作为第一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两个多月过去了,有的地市积极行动,进展迅速,可有的地方却是等待观望,停滞不前,各地进展情况参差不齐,要实现年底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各地还必须加快速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已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时不我待,各级运管部门要按照“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工作部署和要求,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工作往前赶,稳扎稳打,质量才有保证。当前运管部门正面机构改革的考验,工作也千头万绪,但无论怎么改,我们一定要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要一如既往地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摆在最前列,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稳步推进,不能走一步说一步,有短期行为,更不能等待观望,停滞不前,要按照时间节点,一刻都不能拖延,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万村通客车,一个都不能漏掉。“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前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调查摸底,切实掌握所辖区域还有多少个建制村没有通客车,通车质量如何,群众是否满意,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可是,有的地方在调查摸底时不是走乡串户,一村一村的落实,而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还有的根本就不下去,而是让县里、乡里报一个数字了事。例如某市以前上报的一直都是10个村没有通客车,这次经过市运管局客运科工作人员一个村一个村的落实,最后认定有35个建制村没有通客车。还有某市在这次调查摸底过程中,各县一下报上来90多个没有通客车的村,经过市运管部门抽查核实,“拧”出了一多半的“水分”,原来各县听说这次万村通客车有补贴,就故意加大了上报数目。调查摸底是“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打基础、开好头、迈好步的前奏,如果一开始就跑了“调”,念歪了“经”,走岔了道,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既然是调查摸底,那就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既不能漏掉一个村,也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政策的空子。
万村通客车,一点都不能马虎。“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是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首先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把“一号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能因为工作忙、事务多,而当甩手掌柜。也不能嘴上喊口号,手脚不动弹,更不能走形式,走过场,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其次是要敢于担当。说了算,定了干。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上,不能半途而废。“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是群众出行的需求,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我们要为交通扶贫、精准扶贫做好保驾护航。再次是要真抓实干。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干不好就对不起群众的信任。真抓实干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更是树立运管部门形象的舞台,我们一定要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这台大戏唱得更加精彩,赢得更多掌声。
万村通客车,一角唱不了大戏。“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 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要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打造以“公交化运营+班线客运”为主、以定制客运为辅、以“预约班”为补充的村村通客车“升级版”,是一场民生“大戏”,不是一个单位能够一蹴而就的。通车必先通路,对那些不通公路,或坑洼不平的路段,就要协调农村公路部门尽快解决;要让公交车调线、延伸,实现公交化运营还要协调好公交公司的关系;农村公路上乱堆乱放,障碍物影响客车通行,还必须路政部门出面解决;最关键的还是要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有了群众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一切困难都能够迎刃而解。虽然“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是运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但在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运管、公路、公交、客运、政府和群众多部门联动。“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好比是一台大戏,运管部门是主角,但也离不了配角,还需要敲锣打鼓的乐队来配合,更离不开观众来捧场。群众就是这场大戏的观众,唱的好不好,要看观众的掌声热烈不热烈。只要我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下大力气,下真功夫,一定能够打赢“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 这场硬仗。
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只是“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第一步,要实现让农民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这样的大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 作为今年全省要办好的十件民生之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运管部门作为主角,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要确保已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留得住、可持续,必须把握好长线与短线、大车与小车、管理与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一阵通”“一段通”“一时通”,要让“一直通”“永久通”成为常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是树立运管部门形象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工程,质量过不过关,考试合不合格,群众说了算,只有让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足更浓,开往农村的客运班车才能行的更稳、更远!
(作者系开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