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道路运输行业积极应对本轮强降雨
7月17日,根据省、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关于防汛应急响应通知,济源示范区运输中心严格落实“123”“321”防汛工作要求,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启动道路运输防汛抗旱应急保障预案II级应急响应,认真应对防范本轮强降雨,筑牢汛期道路运输安全防线。
强化职能,周密部署。济源示范区运输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防汛应急部署、研判会,全面部署道路运输行业防汛应急工作,要求全体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充分认识当前防汛形势的严峻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制定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启动。
突出重点,驻企督导。济源示范区运输中心领导班子靠前指导研判,全面排查防汛风险点,分别进驻分管领域,紧盯重点部位,督促指导运输企业落实好防汛预案,全力以赴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滴水不漏。重点对应急车辆、应急驾驶员、防汛物资备勤、运营线路排查、充电站防汛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工作人员20余人次,检查企业34家。
多措并举,预防为先。一是结合国务院客户端气象灾害预警小程序、《道路运输驾驶员应急驾驶操作指南》《汽车维修企业防汛应急指南》的宣传教育,确保从业人员了解并熟悉防汛工作内容和应对措施,对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撤尽撤,杜绝冒险运输、涉险运营。二是指导企业通过动态监控平台,加强对驾驶员的警示教育,定时提醒驾驶员安全谨慎驾驶做好防范措施,重点关注有毒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行动态,尤其是通行山区道路的车辆,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要采取果断停运措施,严禁冒险作业。截至目前,道路运输企业通过动态监控系统下发天气语音播报39000条次。三是强化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意识、安全驾驶意识、应急处置能力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严格管理,对汛期随意加价、宰客、服务态度差的要严肃处理,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济源示范区运输中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好应急车辆、应急物资储备、值班人员在岗工作。加强对防汛工作动态及时、规范、准确的信息报送,为安全度汛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