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货运改革 调整运输能力

来源: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武汉局集团公司奋勇担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对武汉北、襄阳北两大编组站进行改造,使京广、焦柳干线能力再次得到提升;开通了孟宝复线、孟洛联络线,并对周口、项城、信阳等货运设备设施进行新建或改造使得豫南地区总体货运通道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能够全面满足河南省运输结构调整对铁路货运的挑战。

为了落实蓝天保卫战要求,武汉局集团公司在运输结构上进行了大力调整,高度重视发展多式联运,把集装箱运输作为铁路发展的着力点,在豫南全面推动货物集装化。开发适合驻马店、信阳地区的散装货物敞顶箱运输,适合漯河市的冷链集装箱运输,开发了平东、驻马店地区到北仑港的集装箱班列运输,打通了豫南地区铁路出海口。豫南地区集装箱发送量由2017年的45.5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91.8万吨,实现了翻番。

《河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对武汉局集团公司提出了1650万吨的运输要求,相当于2018年全年运量一半以上。武汉局集团公司一是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三级工作联系机制。2018年,与河南省发改委共同起草下发了《关于建立铁路运输协调合作机制的意见》。三级工作机制建立后,武汉局集团公司定期组织召开区域经济企业座谈会,掌握当地重点行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二是强化铁路通道能力。利用管内三纵、三横线路能力,盯住孟庙-蒲圻、淮滨-蔡山、郜营-西斋、胡家营-西河村、小林-叶集十大分界口的交接,实行加密行车、打满最短径路、寻找最优径路、科学合理迂回,组织车流快速移动。依据工作量匹配机车,合理安排各种机型使用,充分利用大功率电力机车开行满轴直达列车,提高大列比重。合理安排车流接续,盯住车流集结、编组,控制欠轴列车开车。根据机车交路与货车流组织相匹配的原则,优化管内紧张区段和关键车站的调机运用方案,解决调小机车机力紧张问题。

三是提升铁路场站能力。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地方政府、企业及时梳理货运、运输短板,从货场布局、基础设施、合作方协同、供应链延伸等方面入手,推动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打通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厂区、进园区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推进驻马店物流基地建设进度。推进信阳、漯河物流基地预可研、审查和批复。加快平顶山东、西平、遂平、确山、长台关、孟庙、信阳、息县等货场场地、道路、站台、雨棚、照明、排水系统等基础设备设施条件全面补强。

四是以班列运输、多式联运运输为重点,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货运新产品。稳定开行平东到马坝煤炭直达班列运输,加大驻马店至北仑港集装箱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力度,由去年一周一列提高到一周2列。继续推动豫南地区集装箱运输,加快主要地市铁路站点集装箱运输设备升级。

五是做好煤、矿等大宗货物运力供给。武汉局集团公司将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9年煤炭中长期合同要求,与煤矿供需企业做好对接,确保合同运量715万吨的完成。扩大主要线路、站点运输、装卸能力,满足舞阳钢厂、骏马化工、华豫电厂等企业原材料、产成品运输。

六是继续做好价格支持。本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思路,对外发的钢材、化肥、化工、粮食等90多个项目给予价格支持。

七是加强督导考核。武汉局集团公司把豫南地区货运增量目标按地区、按项目作为硬性生产任务下达到基层,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进较慢的站段负责人进行追责。

铁路货运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经济发展高度关联,去年,我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社会物流需求持续扩大,武汉局集团公司货运发送量也在达到了6%增幅。今年底,蒙华铁路开通后,新的煤炭通道即将形成,京广、焦柳干线运输能力得到释放,武汉局集团公司也将优化通道能力,为河南运输结构调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