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交通运输局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措施及成效

来源: 本站

新一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警发布后,濮阳市交通运输局提前安排部署,迅速研究交通运输领域防范低温雨雪天气灾害相关工作,结合濮阳市实际和春运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全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平稳,群众平安出行。

一、周密部署,做好防范

一是强化分析研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修订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预案,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按照濮阳市政府要求,与春运工作机制合并运行,办公室设在濮阳市交通运输局,1月31日开始24小时全天候值班值守。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对急弯陡坡、长陡下坡、桥梁易积雪结冰路段巡逻管控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路段情况及时登记上报、全面细化措施、限时整改治理。三是强化应急储备,落实协调联动机制,密切与应急管理、公安交警、气象预报等部门协同配合,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预置27支应急队伍,689名应急人员,103台机械设备,276吨融雪剂,市区配备30辆应急大巴和20辆应急公交,随时待命。

二、迅速行动,保通保畅

一是强化清雪除冰。1月31日晚降雪开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1月31日20:08起,濮范高速4个高速口暂时封停。公路运营部门以“雪下即清、雪停路畅”为目标,组织应急人员和机械设备昼夜不停,对辖区内路网开展清雪除冰和融雪剂撒布作业。截至目前,共抛洒融雪剂147吨,出动人员846人次,机械168台次。2月1日下午3点,全市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积雪基本清除完毕,主要县道实现基本通行。

二是强化城市公交保障。在城区东西方向4个公交场站储备应急车辆80台,5个分公司组建应急队伍110人,及时对公交场站、出入口道路进行冰雪清除。组织人员提前勘察公交线路,掌握路面情况,加强实时监控,随时了解乘客乘车、道路通行等情况,现场调度车辆发车。2月1日当天,市城区45条公交线路全部正常运营,首班全部准点发车,累计运送乘客9.25万人次,有力保障群众出行。

三是强化春运服务保障。春运开启以来,加强运力投放,累计投放班线运力4303辆次,道路客运量累计9.3404万人次;全力服务农民工返乡,办理包车24部,运送农民工1996人次;投入巡游车、网约车1.1448万辆次,累计接送乘客52.9944万人次。2月1日,经过风险分析研判,8点起,市长途站及南发车区暂时关闭,客运车辆110条班线431辆客车已全部停运。根据天气及路面情况适时恢复运营,两站内无旅客滞留。

四是强化高铁客流接驳。济郑高铁全线开通后,高铁成为濮阳市群众出行首选,高铁班次调整后,迅速调整高铁公交中心12条公交线路,对应高铁时刻表增加班次60余班,6条线路延时至晚上22点20分。开通高铁快巴,采取点到点直达的方式,早7点半至晚22点半运行,确保旅客随时能够乘坐公交往返高铁站。

五是强化货运安全提醒。督促货运企业加强冬季车辆维护保养、安全行车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处置能力;有切实运输需要的,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函提示、综合监管平台逐车提醒等方式,对发往恶劣天气地区的车辆应配足必需的保暖防冻用具以及防滑防冰雪设施,做好防滑链、融雪剂等冰雪。

六是强化宣传引导。开展“情满旅途”活动,印制宣传海报1000张,通过车站显示屏播放宣传语26条,通过车站显示屏、出租车顶灯LED播发宣传语33条126871次,濮阳学雷锋出租汽车志愿服务队推出“十种情形”不收费,“斑马快跑”以贴心细致的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三、应急值守,统筹调度

充分发挥春运机制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机制合并运行的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应对措施,坚守岗位,做好值班记录。及时汇总上报行业运行数据信息,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工作要求、领导指示及具体要求。准确了解掌握行业春运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开展动态,重要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有效应对处置,坚决杜绝迟报瞒报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