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农村三级配送网络 破解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来源: 本站

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部等24部委于印发《关于开展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行业,物流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表现。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是支撑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先行条件,对于保障城乡物资双向顺畅流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是农业大省、交通运输大省,农村区域较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不集约、功能不完善,导致农村物流效率低下、运行成本较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短板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为提升农村物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村地区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交通运输部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文件,提出了农村物流三级网络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省政府将农村物流发展纳入了全省扶贫攻坚的战略中,下发了《河南省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规范推进河南省交通脱贫道路运输站场工作前期工作的通知》下发了农村物流项目建设文件,省运管局对此工作进行了严密的部署和推进,经过努力,逐步摸索出了适应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物流建设与运营模式。

一、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经商环境

在省市运管局的指导与支持下,栾川县运管局积极推进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建设的前期调研并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农村物流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规划,不断优化经商环境,对4.5吨以下的货运车辆不再办发营运证,对物流园区(站场)采取备案制等措施,并对全县闲置的客货运站进行了摸底排查,对闲置客货运站和可改造提升的闲置客运站等进行了统计测算,为下一步建设农村物流三级网络提供了基础、详细的前期资料。

二、 主动作为,统筹考虑

本着优化现有物流资源,提高道路运输站场资源利用的目的,栾川县运管局经过近一年来的调研分析,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最终选定郑州永康物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建设的项目单位,并推动县政府与项目单位签定了《栾川县农村物流战略合作协议》,为开展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重要帮助。

三、 政府支持,制定推动政策

针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原因,地方政府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县常务县长为组长的,交通运输、工商、公安、供销、城市管理等行业管理部门为成员的的农村物流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协调解决农村物流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将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作为一个发展思路和方向,从城市管理、交通治理、安全防控、物流信息化等方面开展物流行业治理,规范、集聚、高效的发展本地物流业。

    四、项目建设经验

在项目建设的启动前,项目单位按照《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惬意投资项目告知性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成项目备案。在建设时依据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建设标准和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开展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

(一)优化节点布局,强化资源整合

在对全县的乡(镇)、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将项目建设定位着力解决“两个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将农村物流三级体系建设和城市共同配送有机结合,形成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增加农村物流三级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拓展能力,实现了城乡物流配送的一体化,节约了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减少了物流配送环节。

新建了以庙子乡为分拨中心的县域物流配送分拨中心,将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第三方物流等企业,实现了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的一体化配送中心。该中心作为城乡配送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既满足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又具有县域农村物流分拨功能,下一步将引入物流金融、保险、充电等辅助服务。

通过对现有乡镇农村客运站、货运站、供销社、邮政点、商贸市场等闲置资源的优化利用,在15个乡镇建设了农村物流配送点,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

利用100余个村(组)的大队部、公共广场附近的商超、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闲置或富裕空间建设末端的配送网点,实现了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同时在县城建设了4-5个物流配送点,进行城市配送。

(二)标准规范,统一物流信息平台使用

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立足于标准规范,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装卸搬运设施设备、流信息系统标准化和统一农村物流标志标识、制定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手册等,保证农村物流培训网络的标准化、一体化与可视化。将有关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引入项目规划与建设中,将全县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点进行了标准化的建设(改扩建),并购置了标准化托盘、X光机、电动叉车等标准的物流设施设备。

     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了物流信息、车辆GPS轨迹信息、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城市配送信息、无车承运人平台(信息)、远程视频监控、物流园区物流信息等物流基础信息;将中国银联、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金融支付平台和河南保险协会、大地保险等保险机构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一站式解决了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同时达到了安全生产全流程监管监控之目的。

(三)强化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先期配备了一台“三品检查仪“,提供给分拨中心的运营企业使用,并培训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定期对园区内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利用GPS车辆监控系统,对行车安全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在分拨中心及各乡镇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了动态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安全生产情况;并对外公开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四)开展品牌建设,规范运营服务

为增强品牌识别度和认知度,扩大品牌影响力,项目单位在物流站点标识上统一式样、统一编号、统一颜色,统一举报投诉电话。在农村物流服务节点内公示服务范围、收费标准、作业流程、投诉电话等内容,做到规范、透明、统一。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物流三级网络建设由于没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可借鉴,广大物流、快递企业参与度不高,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几乎无物流网络覆盖,地方政府限于财力有限等原因和对农村物流公益性认识不足,对开展农村物流网络建设项目没有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导致农村物流三级网络建设进度缓慢。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督促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适合当地农村物流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扶持支持力度。

经过各方的努力, 2019年3月1日,栾川县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正式投入试运营,该项目是河南首家按照交通运输部标准建设的县、乡、村三级网络,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指导意义,获得了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运管局的支持与肯定。据悉,项目建设单位已开始在全省搭建农村物流三级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已与当地县政府签订农村物流建设战略协议的三门峡卢氏、周口西华、淮阳、驻马店遂平、信阳罗山、潢川等县,并在全省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提供建设指导与运营服务支持,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标准化、无差别的物流服务,支持农村发展,贡献交通运输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河南省道路运输协会物流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