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中国经验,为可持续交通提供科研支撑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集智攻关可持续交通研究

来源: 中国交通新闻网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科研主力军和“国家队”,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交科院)一直紧盯科技前沿,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紧跟科研发展动态,持久开展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为交通运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的发布,凝聚着交科院科研工作者在可持续交通研究领域的成果和智慧,为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提供有力支持。《报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对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性解读、全面回顾和全方位展示,总结提炼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成就、采取的政策措施、推广的技术应用和典型的实践案例,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可持续交通助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报告》编写光靠一个团队、一个单位是不够的,我们采取主要依靠内部力量,同时征求行业内外意见的办法,以严谨缜密的工作态度,高质量高标准做好编制工作。”《报告》编写人员介绍,《报告》编写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和专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为保证《报告》的国际性、权威性、通俗性、全面性,交科院科研团队深入论证,扎实有序推进编制工作。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中国交通运输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交通运输改革开放30年》等,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等为参考和依据,全面梳理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报告》梳理了我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中国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输“有没有”的问题,建设发展了新中国交通运输体系;1978年至2012年,中国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输“够不够”的问题,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2012年至今,中国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输“好不好”的问题,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正在向交通强国迈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臻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绿色交通发展成效显著,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擘画了交通强国建设的蓝图,我国交通发展踏上新征程。《报告》编写人员说:“在此背景下,展示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成就,分享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对于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提出,中国将坚持把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目标,坚持把当好先行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定位,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引领,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动力,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支撑。

不难发现,可持续交通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从本质上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追求。

《报告》编制过程中,作为牵头部门的交科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绿色交通创新团队发挥了独特作用。该团队是交科院开展可持续交通研究的重要科研团队,多年来,他们聚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降碳与应对气候变化、低碳交通、绿色交通等方向,开展绿色交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政策制度、法规标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决策支持研究与技术咨询服务,为行业和地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顶层设计、能力建设、管理提升、技术创新等提供全链条全方位支撑服务。依托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大批引领和指导行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制度,打造了一批绿色交通示范工程。基于前期的科研积累和对优势科技资源的整合,该团队正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积极投身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实践。

同时,为了全面准确呈现我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情况,交科院统筹内部科研力量,组织常年跟踪并致力于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其他专业部门参与其中,细化职责分工,确保编制工作顺利开展。其中,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和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综合运输协调发展、交通运输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交通运输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交通运输污染综合防治等内容;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要负责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多样化出行等内容;安全与应急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交通安全发展等内容;交通信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信息化等内容。交科院各业务领域科研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可持续研究“联合舰队”,齐心协力高效推进研究,服务可持续交通发展。

做可持续交通的智库担当

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可持续交通体系?中国可持续交通取得了哪些成就?交科院科研团队从贯彻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对中国可持续交通进展与成效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加强交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让人民共享交通发展成果、生命至上与安全发展等内容。科研团队在细化研究中,提炼亮点和特色,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创新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报告》编写人员说,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的交通科技从跟跑世界一流水平为主,进入到跟跑、并跑、领跑并行的新阶段。《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已经在交通运输领域布局建成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时还布局建设了254个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另外,我国注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交通治理创新,为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截至2020年年底,形成了包括8部法律、43部行政法规、300余部地方性法规、288件部门规章、近300件地方政府规章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

“协调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报告》编写人员表示,我国坚持把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坚持先行引导、适度超前原则,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实现了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的跨越,通达性、保障性以及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显著增强。

从整体到局部,由大的方面到小的细节,研究逐步深入。《报告》特别关注到互联网条件下,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化运输服务发展的尝试。如深圳市推出深圳湾生态科技园MaaS试点示范,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以点带面展示中国经验。

基础研究是形成科学技术优势和制高点的根本途径,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可持续交通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充满着挑战,基础科研是解决各类挑战的重要基石。”《报告》编写人员表示,交科院科研团队在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反促基础研究,为可持续交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报告》编制过程中,交科院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绿色是核心灵魂。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交通运输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是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河南省大力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针对桥梁早期病害,率先采用玻纤套筒加固、碳纤维板加固、墩柱表面防冲刷涂层、不中断交通空心板铰缝等技术。”“为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并在沿线设置了33处不同形式的野生动物通道。”《报告》选取的典型案例,是交通运输资源节约与2015年相比,2020年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7.5%。

此前,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是重大挑战,也是重要机遇。《报告》提出,中国交通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追求以最少资源投入、最小环境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要,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交科院副院长王先进说:“《报告》内容力求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交通故事,既要让国际听得懂也要让老百姓听得懂,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长远。”交科院科研团队致力于能够系统、客观、全面地分享中国经验,同时为部、行业政策制定、宣传、实施、评估提供服务。

 加强前瞻性研究,通往可持续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百年变局和疫情防控叠加交织,中国交通如何用好这把“金钥匙”?

发展实践和交科院相关研究表明,开放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共享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安全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特征。

——中国注重发挥交通运输对于推进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基础性作用,深化与有关国家在交通领域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认真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推动构建全球交通命运共同体,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报告》系统展示了我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交通互联互通网络,深化“一带一路”交通合作机制,以及国际物流供应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报告》编写人员说,中国在可持续交通发展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为国际社会疫后复苏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程重返正轨。

——中国交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消除贫困是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2020年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121万公里,约7万个建制村新通了硬化路,超5万个建制村新通了客车,实施309个“溜索改桥”项目,完成了渡口改造996座、渡改桥5.2万延米,贫困地区告别了“出行难”“运输难”。

——中国交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发展的要求贯穿于交通运输的全领域和全过程,提高交通运输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和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期取得的成绩。有效应对挑战,需要全世界凝聚发展共识,携手应对,交通运输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很好的经验。《报告》特别分享了中国交通统筹处理阻断病毒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和保障人员、应急物资运输畅通,为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奠定坚实基础的经验。

“研究充分融入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5P理念。中国经验有助于全球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通往可持续的未来。”《报告》编写人员说。

实现可持续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对策。未来,全体交通人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交科院科研工作者也将继续加强前瞻性研究,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技术、向产品研发转化的速度,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