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驿站绘出亮丽风景——漯河市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停车区文化品牌建设受青睐

来源: 本站

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2018年全省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会在漯河召开以来,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认真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措施,坚持“不忘初心 服务社会”“河南公路 用心服务”的理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乘势发展,在做好已投入开放的8个停车区、服务区的基础上,以2020年“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评比为契机,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G107服务区建设,建设过程中多功能定位、多模式融合、除满足停车、休息、加水、入厕等需要之外,结合漯河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汉字文化元素,精心打造了不一样的停车区服务区,让广大司乘人员人民群众享受到基本服务之外,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到有文化、有特色、有记忆的交通公路服务品质。

2020年10月G107漯河服务区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成为漯河旅游网红打卡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河南公路、漯河公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漯河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漯河旅游、经济开放助力加油出彩。

找准结合点  打造文创园

漯河地处中原腹地,具备有区域交通优势,G107国道贯穿南北,G107漯河服务区是已建成和在建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服务区,在漯河市仍至全省同类建设项目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如何建设好、利用好、发挥好多种优势,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反复研究,反复打磨,多次修订建设方案,找准定位开拓创新,最终确定站位:以“漯河市四城同建”中的两项主题做文章---创建汉字文化名城,创建食品文化名城。在完善各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域文化色彩,具有文化品牌的服务区,明确定位以后大力度的植入汉字文化元素,提升服务区文化品位,精心打造具有文化影响力,具有公路人远见卓识的文化品牌,做到一区一景一主题。先后创建了“汉字文化园”“贾湖文化园”“党廉文化园”“公路文化园”。“汉字文化园”以古代书简为造型,扼要简介许慎《说文解字》;“贾湖文化园”向人们展示古代先人的文明信息,展示考古发掘出的“八个世界之最”,古铜书卷的造型引人入胜;“党廉文化园”鼓舞人心,坚定永远跟着党走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公路文化园”介绍了漯河公路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漯河公路日新月异的演变发展。不同的空间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容,让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在此休闲之余,得到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更加了解漯河,了解公路,了解漯河文明史。

经过多次衡量比较,漯河市最终在园区西侧闲置办公楼及仓库引进河南南水岸餐饮公司合作开发,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婚庆为主题的豫中南特色餐饮文化园。赋予服务区更多的服务功能,该园区建设为司乘人员提供多项便民服务,充分体现既追求经济效益更突出社会效益的发展思路。有力地助推漯河“四城同创”的战略部署,树立了漯河公路文化品牌。《河南日报》专版标题为“让漯河符号写满全球”的文章,全面介绍了漯河汉字文化名城建设成就,其中G107漯河服务区的汉字文化园写入其中并配发图片。

管理有章法 品牌有宽度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按照省公路局关于全省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统一安排,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全省率先拉开了服务区建设序幕,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对外开放8个服务停车服务区,实现了公路沿线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的突破,2020年G107漯河服务区对外开放,得到交通运输部检查评比组的充分肯定,省交通厅公路局在全省通报表彰。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基础上,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自觉超前加大9个服务区、停车区的管理,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中心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专门建设立了“服务设施运营管理部”,委托中心下属企业兴业公司作为第三方监管。

在没有对干线公路停车区服务区管理可借鉴的情况下,中心干线公路计统部、养护部、服务设施运营管理部主动创新,制定了《漯河市普通干线公路停车区服务区运营管理办法》,采取“各县区公路局养护、委托第三方监管、中心考核评比奖惩”的运营管理模式,各县区公路部门按照《漯河市普通干线公路停车区服务区运营管理办法》,自觉加强管理、精心维护形象,监管方采用“周检查、月通报、半年小结、全年总结”的方式方法上报中心考核考评结果,中心根据检查结果排名安排养护资金拨付,做到了责任有落实,经费有保障的良好运营机制。

G107漯河服务区文化创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后,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大力支持和倡导各个服务区停车区均要结合各自的特色注入文化元素,集中打造一批具有特色文化的停车区服务区,以品牌的宽度全面展示漯河交通公路形象。为此,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又先后在迎客松服务区打造了“党建文化园”在桃花源停车区打造了以清风公路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园”在皇帝庙停车区打造了以公路驿站为主题的“公路文化园”,大刘停车区、瓦店停车区相继提升文化品位更新宣传栏宣传内容。《漯河日报》先后两次头版标题为“普通公路服务区成为漯河新名片”“公路驿站温馨的服务绘出美丽风景”集中推介了市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取得的建设成就和为人民群众提供周到便捷服务的措施,吸引了更多出行群众的关注,“漯河日报小记者部”多次组织小记者专访服务区,并选择G107漯河服务区为小记者实践基地。省内外司乘人员接踵而来,一对开着房车观光旅游的老夫妇在G107漯河服务区一住三天,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感慨的说:“在漯河G107服务区休整 的三天里让我们详尽的了解了漯河,不用奔波就游历了漯河,收获满满,特别是综合服务楼内的司机之家、文化读书角,让我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也得到了知识文化的充电”。老人所说的读书角在“学习强国”河南专栏里专题做过报道,再次印证了“河南公路,用心服务”的初心使命和“漯河公路,奉献社会”的不懈追求,充分体现出了漯河公路服务区优质服务和文化品牌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科技引领 持续提升 打造智慧公路

2021年,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继往开来,围绕“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立足开新局、育新机,提前在新西环(S222开遂线)、G107东移、G329国道规划新建三个服务停车区,并决定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服务功能,以科技引领打造智慧公路。通过软硬件的同步提升,将全部已经对外开放的服务区停车区打造为全省首家交通安全智慧公路,成立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各停车服务区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科学管理。探索服务区+安畅+文创的新模式、新动力。未来,新兴的干线公路服务区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最好去处,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服务,享受交通公路建设的成果,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