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论 服务旅游产业发展 ——关于道路运输行业服务伏牛山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探索与思考
李明亚
随着“中原天路”尧栾西高速尧山至栾川段的建成通车,伏牛山腹地群山巍峨层林叠嶂、奇峰飞瀑云海苍茫、一路美景四季风光的优势旅游资源豁然呈现于世人面前,以嵩县、栾川、汝阳、鲁山为核心区的伏牛山旅游业迎来了突飞猛进的高速时代。发展伏牛山全域旅游既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具体实践,又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抓手。如何充分发挥道路运输行业职能作用,在紧密连接资源产业市场三要素、畅通最后一公里、金桥银路助发展上,嵩县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近期,结合洛阳、平顶山两市政协开展的“两市四县”伏牛山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专项调研协商活动,笔者有几点拙见。
一、嵩县概况和已开展的工作
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纵横,伊河、汝河、白河三水分流,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辖16个乡镇310个行政村12个社区,人口63.7万,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境内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资源优势显著,白云山、天池山、木扎岭、陆浑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分布均衡,是洛阳南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县之一。
嵩县县委县政府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旅游兴县的战略布局,AAAAA嵩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各项事业蓬勃开展。
得益于国家交通战略支持,尧栾西、洛栾两条高速公路南北呼应且相互联通,构成了嵩县南北高速双通道的交通大格局。
2020年7月1日,嵩县开通了车村镇铜河至黄水的乡村公交线路。首批投入新能源纯电动高级客车10台,按照公交化模式循环运行,用高密度的公共交通方式促进白云山、木扎岭、西泰山等A级景区和众多嵩南文旅资源之间的密切联系。该线路的开通,标志着嵩县在落实“打通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服务乡村振兴、发挥交通运输职能作用”工作思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2020年底,位于尧栾西高速白云山下站口的白云山二级旅游客运站项目通过规划论证,目前正在加紧清理地面进行施工准备。
2020年底,天(桥沟)白(云山)路铜河至景区段13.5公里已经完成铺油,天桥沟至铜河段8.7公里拓宽升级项目2021年初全面启动。
近期,尧栾西白云山、木扎岭两个下站口绿化工作正在进行;嵩内高速、洛嵩汝高速已列入《河南省2021—2023高速公路规划》;车村镇旅游综合客运站项目完成选址,项目论证和前期申报工作开始启动;G208经栗树街、天桥沟、下庙至白河改线工程目前正在与上级部门对接,力争列入“十四五”规划。
二、短板和制约因素
在交通运输服务旅游产业发展上,目前存在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道路、场站等基础设施等级档次低、形象感官差,与以自驾游为主力的当前中短线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不协调不匹配。这一现象在嵩南车村镇铜河至黄水一线表现尤为突出:一边是禀赋优异、设施完备的生态游资源藏于深闺,一边是狭窄崎岖的山间公路承载能力极差,每逢旅游旺季或重大节假时段,庞大的游客流一拥而上,造成严重的拥堵,难以达成旅游消费。二是资金短缺大,实施难度大、项目配套不足。嵩县山区面积大,高山阻隔,路基工程大,且大多路线原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上级补助标准只有160万元每公里,需升级改造每公里约需1000万元,资金缺口极大。此外,道路建成后,对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建设驿站和进行其他配套设施,上级都没有相应的项目配套和资金补助,这对于一个刚刚摘帽、底子薄困难多的贫困县来说,难度极大。三是制约因素多。建设规划、用地指标、林地报批、生态红线、环保攻坚等一系列实际困难不容忽视、不可回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
建设伏牛山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是一时一地之事,而是一个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战略命题。从交通运输角度思考,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一加、二承、三篇文章。
一加:按照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强化交通运输服务展业发展的导向,进一步明确“交通+旅游”的发展思路。二承:一是在硬件建设上做好承接,聚焦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见之间的承转衔接,保障客畅其行、物畅其流;二是在保障软实力上做好承托,拓宽思路、积极作为,努力在从资源到产业、从产业到消费的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好职能作用、提供坚实保障。三篇文章分别是路(道路)、站(站场)、运(运输)
(一)以美丽乡村为抓手打造美丽旅游路
除去顺畅平坦的基本通行功能,道路对于游客而言是最直接的体验环境。在或兴奋或疲惫的旅途中,美丽如画的沿途经色最能打动人心、形成纽带,催生留下来融入其中的消费原动力。所以美丽乡村不能没有景色美丽的旅游路,全域旅游更不能缺少和谐美丽的交通大环境。
(二)结合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需求,建设特色旅游站、亭、场。
一是建设特色候车亭。根据镇、村各自的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建设候车亭,融入小广场、小景观、小体验等元素,既方便乘车又是一张宣传推介产业的活名片,助力小微乡村旅游项目的培育和发展。
二是在公路沿线建设驿站。在设置新能源充电桩、生态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科普讲解、旅游资源推介、导游导购等服务,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增强认同感。
三是建设公益性生态停车场。一方面为自驾游车辆提供停车便利,方便游客放慢脚步、品味自然,另一方面为增大高峰时段游客容纳能力提供储备空间。
四是依托城镇资源建设功能完善的区域运输、旅游服务核心
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城镇建设集旅游客运、租车换乘、住宿停车、购物补给、维修救援、求助问询、收寄快递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旅游客运枢纽站,与相关行业部门协同配合,打造旅游产业区域公共服务核心,一体化提供“游”的便利。
(三)运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公交
在区域内发展旅游公交方面,嵩县先期进行了摸索实践,尝到了甜头,也遇到了困难。截至目前,特色旅游公交做到了游客感到满意、群众感觉方便、产业得到好处。面临的困难是乡镇财力薄弱,补贴力度严重不足,难以支撑起高标准的旅游公交服务。
建议上级在政策制度上做出调整,加大对交通运输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宽交通运输助推产业发展的服务外延。加强区域地域之间的融联互通和共享互补,为伏牛山全域旅游量身打造环保节能、便捷高效的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通过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服务设施完备、人文关怀细致入微的全域旅游大环境,道路运输行业必将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行稳致远!
(作者系嵩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