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女神”们的小故事
连柏梁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这句话用来形容郑州公交战线上的女职工们再合适不过了,她们用柔软的肩膀扛起责任,用坚定的步伐践行使命,用与生俱来的坚韧,女性独有的细致温柔给乘客带去了更多的暖心服务,用一颗甘于奉献的心,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着光芒……
公交女车长何雪平:奉献中感受快乐 将真情洒满车厢
“阳光明媚地冻寒,欢迎亲切乘客暖。起步停车不点头,拐弯抹角身稳健。何师构思奇装点,疑似花园异彩展。”这是一位经常乘坐43路的乘客,坐在何雪平的车厢中有感而发写下的小诗。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何雪平检修完公交车,在回调度室的途中,突然发现有一位30多岁的男士歪倒在了路边,一动不动。见状,何雪平打开双闪将车靠在了旁边,然后赶紧下车查看情况,走近这位男士时,何雪平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味儿,应该是喝了太多的酒,醉倒在了路边。
何雪平赶紧下车拍拍这位男士,看到男士还有些回应,但是没法交流,她稍微放了点心。但看到这位男士瑟瑟发抖的样子,应该是躺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于是何雪平就将他扶上温暖的车厢,为他披上了自己的外套和围巾保暖,然后找到了这位男士的手机,顺利联系到他的家人。
“如果不是你及时发现,这么冷的天睡在外面,肯定会出危险,谢谢你救了我的哥哥一命!”二十分钟后,一位匆匆赶来的男士一把握住了何雪平的手,红了眼眶……
“有感情才能有真情,所以不管是对工作、对乘客、还是对同事,我都会付出真情。”十余年来,何雪平用最真诚的服务,获得了同事领导和广大市民乘客的认可。“郑州市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章”“郑州市五一巾帼标兵”“郑州市文明市民”“郑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一个弱小肩膀上撑起的人间大爱。
公交调度员周向丽:岗位践行党性 担当书写忠诚
公交车每天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多数人接触最多的是一线公交驾驶员,其实还有一群长年默默在幕后坚守的公交人,调度员就是其中之一。凌晨4点,当所有人还在梦乡的时候,周向丽的房间已亮起了灯光,对于她来说,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作息时间。作为郑州公交919路调度员,周向丽总是会第一个来到调度室,提前开启空调、打扫调度室、烧上一壶热水,为早班车长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今年5月,周向丽即将迎来她职业生涯的尾声,从车长到调度员,她跟公交车打了二十年交道。这二十年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她,始终怀揣着自己对公交事业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作为整个线路上年龄最大的人,周向丽总会把车长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的真情、关爱时时感染着车长们。“来,辛苦了,趁热吃。”周向丽把热腾腾的饭菜放在了刚跑车回来的车长手中。一到中午,她就根据发车早晚,推算出每个车长们回到场站的时间,提前为他们热好饭菜,烧好茶水,让车长们进调度室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吃上热饭。而在车长们吃饭时,她又默默拿起扫把,去车上帮他们打扫车厢卫生。
“今天下雨,大家要注意安全呀!”“刘跃杰,热水我已经给你接满了,拿着。”“今天乘客多,不要急,赶不回来我帮你调班!”就是这种亲人般的言语衬托出周向丽对自己身边车长的细微关爱,为线路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也许周向丽的事迹并不那么轰轰烈烈,但在平凡的公交工作岗位上,却又透着那样闪亮的光彩。
公交夫妻档:爱与奉献洒满车厢 真情服务诠释浪漫
郑州公交26路车长刘洋、张晓利是典型的夫妻车长,两人因公交相识,因公交走到一起。为了让两人有时间照顾孩子和老人,车队为他们安排了一个特殊的班制——开同一辆车的夫妻搭档。张晓利跑早班,刘洋跑晚班,而两人每天的交接车地点,便是在离家最近的26路公交站台。从儿子半岁开始,他们交班时除了交车,还要把孩子也给交接了。“坐公交几十年了,这种交班方式我只在他们的车上见过。”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交接方式,这辆夫妻车被不少老乘客所熟知。
时间一晃就是七年,开了七年的夫妻车,两人虽然见面时间少,但是配合越来越默契。刘洋每天晚上下班时,都会认认真真地把车辆卫生打扫干净,只为了让妻子第二天早上上班时能轻松一些,而张晓利会在发车间隙仔细检查胎压、电瓶桩头,整理好车辆的机务,也让刘洋多一些休息的时间。两人的沟通交流方式,更多的是使用便笺。“今天预报有雨,雨衣我放在调度室了,你下班记得拿,路上湿滑注意安全。”“昨天晚上换了一条轮胎,换的是左后内轮,你这两天再多注意一下看胎压是否正常。”“人民路修路了,车道变窄,会有些堵车,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别着急。”两人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小纸条,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互相关心着对方、鼓励着对方。在这条公交线路上的几千个日日夜夜,他们两人比翼齐飞,用爱和奉献装满了每日的旅途。
104路巾帼线路:用心用情服务 展示巾帼风采
在郑州公交众多线路中,还有这样一条特殊的线路,全线路的车长、调度员都是女性,他们从1988年5月1日开通至今,104线路33年始终如一脚踏实地,用真情和爱心铸就了一个优质服务品牌。曾先后多次被授予“先锋党支部”“先进党支部”“先锋班组”“十佳先锋党支部”“优秀线路党支部”“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等称号。特别是乘客自觉排队坐104路公交,被称为“城市默契”,成为郑州亮丽温暖的风景。
自2016年9月1日起郑州公交104路公交场站自设 “爱心驿站”便民服务区。车长在工作中目睹乘客的尴尬场景:没带够零钱、公交卡余额不足等,细心的车长们把这些行车中的小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线路班组的集思广益,在104路公交场站桥下柱子上方悬挂着一个透明箱子,上面写着红红的“自主兑换诚实守信”,里面有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如30个1元硬币、30张1元纸币,30张5元纸币,这就是104路爱心驿站的前身——“爱心零钱箱”。随着爱心驿站服务对象的不断增加,郑州公交完善了驿站的各项服务设施,从起初只为让乘客方便兑换零钱,让环卫工人有一个遮阳避雨、歇脚休整的地方,到现在配备雨伞、饮水机、微波炉、电饭煲、空调暖气等设施,爱心驿站里的服务设施越来越丰富,服务人群范围也不断扩大,爱心不断凝聚,赢得了市民们的称赞!
公交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缩影,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这些女职工用自己的温柔构建着人生和谐的大舞台,有担当有襟度,她们张扬活力、彬彬有礼、光芒四射,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更加精彩的人生。
(作者系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运营公司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