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本站

三门峡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三门峡地貌特征为五山四陵一分川,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然而由于农村物流不畅,许多优质农产品躲在深闺无人知。为打破这一瓶颈,推进农产品上行、工业产品下行,三门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在全市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运输服务保障。

目前,三门峡市已建成县级物流中心2个、物流专线4条、乡镇综合服务平台28个、350余个村级物流配送末端网点,推动县级物流中心向上与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向下与乡村腹地的延伸,特别是卢氏县建成了覆盖三级的一网一平台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走出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保障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高效的农村区域物流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节约县域产业分工所需的流通成本、助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求各县(市)区将农村物流的发展同区域性总体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施布局、物流企业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城乡配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并纳入农村发展建设规划中一同部署推进。

三门峡市交通和道路运输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推动和督促落实的作用,建立了交通主管部门主动抓、运管部门具体抓的领导机制。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尤其是卢氏县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常务县长为组长,交通、商务、财政、发改等局委一把手为成员的农村物流体系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与郑州现代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签订了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有效解决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资金瓶颈和运营管理短缺的问题。

二、坚持盘活资源,建好站点

方面,破解建设用地难题。三门峡市积极整合盘活现有的物流场所、客运站、闲置用地等资源,快速构建了县乡村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比如指定卢氏县粮食局下属粮食物流园作为县级物流中心建设用地,盘活既有的5个乡镇客运站、4个粮管所和7个乡镇政府空闲建设用地建设了16个乡镇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整合电子商务进农村村网点和村邮站赋能合并为村级物流配送末端网点,形成了“1+16+200”多点农村物流网络。另一方面,破解分散无序难题。联合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将长期处于小散乱状态的16家物流企业、9家快递企业、3家电商企业共28家企业整合入驻县级物流中心,并整合客运、快递、电商、旅游等资源;乡镇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快递、邮政、农村淘宝、快消品、农资、农产品流通加工等多种物流资源;村级配送服务点通过加盟方式整合了农家乐、便利店、邮乐购等便民服务点,实行统一管理,集约化配送。

三、坚持科学调配,优化运力

三门峡市积极整合运力,解决配送货量少、成本高、距离远等问题。一是与卢氏县运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入3台城乡货运巴士开通3条乡镇货运巴士配送线路部分线路与城乡公交合作2条城区配送线路,利用城乡公交委托运输,目前已经覆盖卢氏县全部19个乡镇,实现当日配送当日达。二是依托现有的村村通班车实现从乡镇到村的小件配送,既解决配送的成本问题,又增加了村村通车的收入。三是利用乡镇综合服务站的物流节点能力,探索实现县域交通客货运+供应链模式,利用场站设施、客货运人流和供应链平台开展快消品仓卖、农村社区团购、农村电商等,实现工业品从工厂到乡镇前置仓的下行供应链和农产品上行供应链的组织,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真正实现了四流合一。

四、坚持创新机制凝聚合力

三门峡市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该平台包括园区的日常信息管理、城乡配送管理和仓储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物流作业信息水平,降低物流管理和配送成本。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包括工业品下行供应链和农产品上行供应链平台,利用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优势让群众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同时销售出当地优质的农产品和土特产。建立车辆调度监控与补贴系统,从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示范县中拿出100万补贴城乡配送车辆运营补贴,补助标准为每公里1元,平台为进入园区的运输车辆、城乡配送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即实现了对运输配送车辆的监控和调度,又为这些车辆获得政府补贴提供了电子围栏和里程统计。园区配备了安检机、叉车、托盘等物流作业设备,为入园物流企业提供统一装卸、分拣和配送的落地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县级物流中心的同仓共配优势。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资源的整合,不仅为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提供了保障,而且通过集约高效的农村物流网络化运营带动直接就业和加盟人员就业近300余人,实现了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多站合一,多业协同发展。

五、坚持优势带动,降本增效

通过优化运力,实现共同配送,在提升配送时效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约30%左右。如原有城乡配送起步价由从10/件下调至5/件,上行农产品快递1-3公里范围内计费价格原来的4.5/票降低为3.5/票,不仅让乡镇居民收发货更便利,同时有效降低了收发货费用,让快递物流服务更惠民。依托物流技术及运营管理经验,顺利打造农产品上行供应链,有效助推卢氏县域内特色农产品进城,仅20209月至20211月就实现卢氏香菇、核桃、木耳、药材等交易额23万元,同时利用社区团购平台,将卢氏县内新鲜香菇、木耳、苹果等农产品销往郑州、开封、周口等市县,累计交易额近45万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依托村村通班车实现乡镇至村庄的末端配送,以0.5/件支付给村村通班车,真正实现了客货同运经济效益双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三门峡市在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快县域内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在总结推广卢氏县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持续加快我市其他县(市、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为全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为实现农村物流便捷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农村运输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