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郑开同城”开
汪军
一辆新型紫色公交客车徐徐驶入开封中心站。看着最后一位乘客拎行李箱走下车,孙涛才实实在在松了口气。
孙涛是郑州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客运十二分公司的一名司机。这条往返于郑州和开封的“郑开公交线”,他已经开了11年,技术早已炉火纯青,但是态度始终认真谨慎。
他走进车站旁的一家特产超市,买了两包点心。“开封是个好地方啊。我家人喜欢吃花生糕,所以我隔三差五就从开封买几包带回郑州给他们解馋。”说到这儿,孙涛满眼柔情,仿佛开封也成了特殊的情感寄托之地。十分钟后,公交车再次启动返回郑州。孙涛熟练进行发车前的一系列按键操作:“我刚来这条线的时候,开的还是柴油车,现在全部都是电动了。”
郑开公交线开设于2006年,与郑开大道同年开通,是连接郑州与开封的重要交通线。从最早的驻地德亿大酒店到现在的郑州东站,郑开公交线的起点站已经迁过6次了。郑开公交乘客日流量最高可达8000人以上,每天120个班次,年平均里程高达3亿多公里,平均每年的乘客流量在3亿人左右。随着城市轻轨、私家车、网约车、顺风车等交通方式的发展,公交乘客流量相对减少,郑开公交线由原来的60多台车缩减为现在的50台左右,燃油动力也由最初的柴油全部进化为电力新能源。
公交车很快便再次驶入郑开大道。随着车道逐渐加宽,车辆川流不息,孙涛不禁感慨万千。11年来,他亲眼看着这条路和路两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乘客上下车最多的就是这一站。”公交车停靠在雁鸣湖站时,孙涛指着站牌说。雁鸣湖站位于郑开大道和223省道的交叉口,往南是中牟县,对面就是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杉杉奥特莱斯于2016年开业,凭借众多大牌折扣和良好的购物体验迅速发展为郑东的地标型购物中心,是“一臂挽双城”的郑开大道上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都成购物中心了,一到周末去的人可不少。”孙涛用最质朴的河南话感叹郑开的发展。
乘客陆续上车,孙涛继续发动公交:“你听听,现在人都可有本事了,在公交车上还谈生意。”科技改变生活,孙涛对此深有体会。郑开公交早就由乘务员售票变成无人售票,但没想到有一天连纸币都不用带,直接手机扫码就能乘车。以前的乘客上车大都无事可做,现在随时能听到他们打电话谈生意的声音。郑开人民的美好生活由此可见一斑。正值冬季草莓成熟的时节,郑开大道旁的草莓采摘园火热开放中,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一处草莓大棚的揽客招牌。
这都归功于郑开同城化的发展。从郑开大道通车,到郑州、开封共用0371区号;从郑开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到连接郑开两市的郑徐高铁开通运营……可以说,郑开同城化给整个区域发展带来示范效应,为“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了个样。
作为郑开同城化的见证者和建设者,孙涛也对两地发展充满期待。一包花生糕、一条郑开大道,足以串联起他对郑开的感情。“我的工作就是把郑开两地的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为他们的出行助力。”开郑开公交11年来,孙涛只在家过了1次年,大年三十、初一,当其他人和家人团聚时,他和同事们仍在郑开大道上为他人服务着。“但我就是可有成就感,我是郑开人嘛!”
孙涛握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看向前方继续开车。
开,往“郑开同城”开。
(作者系郑州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