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秀公交 助推公交高质量发展
漯河市公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王克喜
漯河公交在1990年至2012年期间,实行的是全民营模式,车辆档次较低,经营秩序比较混乱,2013年初,漯河市政府决定实施公交改革,逐步向国有化转变,于2019年8月完成国有化改革,公交集团成为公益性市属国有企业。目前,漯河市公交集团共有车辆1029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820台,除60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外,其余760台全部为纯电动公交车,市区已经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城市公交线路27条,线路全长471公里,日均发班5200多班,日均运营里程10万多公里,全年客运量6000多万人次;投用综合公交场站8座,充电站10座,在建综合场站1座,公交场站总面积21万平方米。
近年来,漯河市公交集团围绕提升形象、提升服务、打造优秀公交的总目标,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漯河市公交集团荣获全省六家“十佳公交企业”,现有国家级“工人先锋号”线路1条,国家级“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1条,省、市级“青年文明号”线路2条,多名公交车长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批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创建成果得到了省专家组一致好评;2019年,省调研评估专家组对漯河公交创建工作给予了最规范、最全面、亮点最多的高度评价;2020年省调研评估专家组用“四个震撼”,对漯河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重视程度、精神面貌、精细化管理、公交高品质,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营造优良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漯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公交发展,明确审计、补贴和预算机制,解决了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公交票价调整、免费乘车补贴、公交专用道管理、历次大规模集中购车、深化公交集团改革、公交场站建设等相关问题,为公交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形成社会共识。公交发展连年被漯河市委市政府列为市定民生实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公交发展的建议和提案被列入重点建议、重点提案办理,社会各界形成了公交优先发展的广泛共识。公安交警部门为新能源公交车辆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按照规划积极推进和启用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路权优先;财政、审计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开展审计及补贴拨付工作,确保了公交健康、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规划、城投集团以及各区政府对公交场站建设用地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抢抓发展机遇。漯河公交抓住国家、省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契机,采用财政投资、融资租赁等方式,2016-2020年先后4次集中采购纯电动公交车760台,彻底淘汰了燃油燃气车辆,一举实现了新能源公交车城市全覆盖。同时,加快智能公交发展,依托智能公交调度平台,通过电子站牌、手机APP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公交运营信息公开查询和移动支付方式多样化,群众的乘车环境、方便度和公交总体形象得到了质的提升。
二、提供优质服务
乘借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狠抓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全面实施公交车长标准化服务。把上车问候您好+手势、礼让斑马线、安全行车、文明用语、车辆卫生等日常服务简化为五类25项具体标准,制作了公交车长标准化服务手册,举行了13期专项培训,做到了所有公交车长全部达标,受到了广大乘客的一致好评,受到全国公交同行高度关注。二是坚持开展公交车长星级评审。通过三个一票否决项目,保障了营运班次,基本杜绝了举报投诉,有效降低了事故率;通过拉大星级级差奖金、公交车长带星营运等措施,激发了公交车长高昂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设置加星项目,激励了公交车长积极承担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等社会责任,维护了公交良好形象。三是重点打造公交特色文化线路。推出了“许慎文化”“党建文化”“宪法文化”“劳模文化”“巾帼文化”“拥军文化”等6条特色文化线路,利用车厢内座椅靠背、灯箱、拉手等位置,布置了文化宣传内容,让市民在乘车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文化特色,得到市民群众普遍欢迎。
(三)培育优秀文化。
一是注重文化环境。始终把“展现文明漯河美好形象,打造城市公交漯河模式”作为企业使命,对车辆标志、办公环境、工装标识、公交场站等统一进行了VI设计,规范对外形象,提升员工认同感。二是注重阵地建设。利用“漯河公交”公众微信号、公交集团网站以及《漯河公交报》、车载视频、公交宣传画册、宣传彩页等内部宣传平台,和中央、省市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外部新闻媒体加强沟通,及时宣传公交新举措、新风尚以及各类优秀事迹。三是注重思想认同。建立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开展了中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活动,举行了员工礼仪知识和综合技能培训,增强了员工思想凝聚力。四是注重典型引领。不断完善星级考评和绩效管理制度,培养典型、宣传典型,让优秀典型得到尊重,得到实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五是注重开展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职工技术比武、文体及娱乐活动,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场站提档升级改造等工程,增加员工归属感、自豪感。
(四)实施精细管理。
加强车长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优秀车长队伍。一是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车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招聘、培训、薪酬、激励、保障等方面为公交车长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二是完善组织保障。实行线路班组长制度,根据线路配置车长数量实施分组管理,挑选优秀车长担任线路队长、组长,车长对组长、组长对队长、队长对营运公司、营运公司对集团,层层负责,即激励队长、组长更加优秀,又通过优秀者带动普通人。三是强化教育培训。专门成立车长培训处,先后举办30期车长综合培训班、13期公交车长标准化服务专项培训班,开展优秀公交车长外出拓展训练,坚持每周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岗中轮训以及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等主题培训活动,有效提升公交车长专业技术能力。四是提高薪酬待遇。推出六大类17项车长薪酬项目,落实公交车长年休、病假以及外地车长租房探亲补贴等系列待遇。疫情期间,公交暂停营运,按照政策规定,高标准及时发放车长工资,车长对企业的思想凝聚力空前提高。五是落实激励措施。对优秀车长、党员车长、模范线路在车前醒目位置制作专门标志,实行“亮身份”营运,做出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在重点场站制作先进车长文化墙,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荣誉的线路、车长落实奖励。六是强化关爱活动。建立总经理直通车制度,总经理定期到一线和公交车长座谈,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了“生日送祝福”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亲自为过生日车长送蛋糕、送祝福,为过生日车长专门加餐,让车长感受到团队的关爱和温暖。七是加强后勤保障。统一配发具有明显漯河公交特色的车长四季工装,在各个场站配置车长休息室,实行早餐免费配送到场站、午餐3元配送12元标准、节假日加餐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公交车长后顾之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年漯河公交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充分说明了“公交优先和公交优秀”相辅相成,公交优先是外部保障,公交优秀是内在动力,只有做到了公交优秀,公交优先才能得到各界高度支持,公交发展的动力才能更加充足,公交优先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下一步,漯河市公交集团将进一步铆足干劲,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持续巩固提升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城市创建,为下一步漯河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奠定基础,并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漯河公交特色、符合漯河公交实际的发展之路,为推动全省公交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