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创建抓公交优先 探索求变促创新发展
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博
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是由河南瑞贝卡集团出资控股、市财政出资参股共同组建的混合所有制公交企业。许昌公交秉承“亲情、安全、满意”的服务宗旨,致力“市民满意、政府放心”的服务目标,承担了许昌城市公交的公司化改造和一体化整合责任,从事城市公交及相关业务的投资、建设、运营,形成了“国有参股、民营控股、规范管理、良性发展”的运营机制。截至目前,许昌公交共有员工1111余人,市区共有公交运营线路60条,公交场站枢纽33.8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划设公交专用道85.2公里,日运送乘客17.5万人次。
2014年,许昌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跻身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2016年,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许昌市举行;2017年,许昌市又以优异成绩入选交通运输部“十三五”期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2018年,许昌公交永昌停保场成为全国促进民间投资经验交流现场首个观摩点;2019年,许昌市成功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近年来,许昌公交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嘉奖单位”“十佳公交企业”“许昌市文明单位标兵”“2019年全国春运情满旅途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张展、“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红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车长,市民对城市公交的满意率稳居全省前列。
一、公益为本,责任为上,体制改革增活力
一是理顺发展机制。许昌公交行业的发展历程在全省具有独特性,45年间经历了“国有—民企参与—国有控股与民企共存—全部民营—国有参股和民企控股”的曲折。2012年以前,许昌公交行业还是落后的个人挂靠经营,公交线路绕行过多、重叠严重、车辆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不高等常常受到群众投诉。为理顺经营机制,破解发展难题,2012年7月,由许昌市政府出资20%,瑞贝卡公司出资80%,通过实施城市公交公司化改造,整合原有2家公交企业资源,引进上市企业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实力团队和雄厚资金,成立了混合所有制公交公司。“国有资本参股不分红,政府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创新做法不但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而且还让许昌公交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二是体现公益属性。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回归公益后的许昌公交统一实行公车公营和1元的民生票价,全力推进市民“脚底板下的革命”,通过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创建,企业面貌和服务形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许昌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14.2标台/万人,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90.4%,公共交通正点率为93%,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达21.2公里/小时,来车信息实时预报率实现100%,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100%,市民候车时间基本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三是履行社会责任。目前,许昌公交对小学生实行半价乘车,对现役军人、残疾人、参越老兵、消防员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免费乘车,在每年高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活动,并从2018年8月起,对持有市区居住证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乘车,年免费乘车人数在16万人次以上。在市区主要站点设置志愿者服务岗,利用公交车、公交站亭站牌进行各类公益宣传,其中,建安大道、建设路、八一路、魏文璐、学院路、天宝路及市政府周边等13条主要道路公交站亭站牌公益广告覆盖率已达100%覆盖。
二、政府主导,财政投入,体系保障强实力
一是建立“顶层设计引领、制度体系保障”的政府主导模式。邀请专家们来到许昌,深度调研,座谈会商,为许昌公交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编制了《许昌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与线网调整规划》(2012年—2030年)等规划。先后出台了《许昌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许昌市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许昌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许昌市公交专用车道通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城市公交用地、投资、路权、财税等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二是形成“主要领导重视、部门合力攻坚”的创建推进机制。在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创建初期,均成立了创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公共交通发展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划分,在公交优先落实上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三是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补贴补偿到位”的特色成本规制。2013年1月,许昌市政府办公室出台《许昌市城市公交成本规制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对城市公交实行成本规制。2017年又对公交成本规制实施办法进行修订,新《办法》对公交运营亏损据实补贴、建立季度预拨制度、成立公交成本规制管理委员会、具体运营成本项目进行细化明确,使公交成本规制更加科学合理,且市政府承诺每年将安排不少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的资金用于公交发展。2019年许昌市本级财政公共交通事业投入达到1.3亿元,其中:公交枢纽场站建设0.4亿元、公交运营补贴0.73亿元、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费用0.12亿元、公交安全设施等0.05亿元。
四是打造“骨架脉络清晰、整体功能完备”的设施装备体系。2014年以来,许昌市共建设各类公交场站6处,其中,客运枢纽3处,公交停保场2处,公交首末站1处,公交充电站5座,公共汽电车车均场站面积达到236.69平方米/标台。坚持每年实施公交站台站亭提升改造工程,共新建和改造港湾式公交停靠站365个,中心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交专用道从20公里提升至85.2公里。分批购置新能源车辆公交车辆1080辆,车内装配驾驶行为分析仪、360度车内外全景摄像、易挥发液体气体报警器、客流调查器、紧急情况玻璃自爆装置等设施。公交车辆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设施和智能监控装置安装率达100%。
三、绿色多元,智慧引领,服务至真提引力
一是提升线网保障能力。依托客流数据采集和运营分析,建立与城市规模增加和客流增长相适应的公交线网优化机制。部、省两级创建开展以来,共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69条,公交线网从传统的“单一类别”向干线、普线、支线三级网络转变,形成与公共交通相匹配的公共自行车、水上公交、慢行交通“四位一体”绿色出行体系,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服务的无缝衔接。
二是推进智慧公交建设。紧跟“智慧许昌”建设步伐,建设了许昌公共交通智能指挥调度中心,完善了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调度系统、运营监测与分析系统、公众出行信息发布系统、公交IC卡和交通一卡通管理系统、公交ERP系统及智能充电管理平台等八大子系统,实现对公交运营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拓展移动扫码支付、银联卡支付等支付功能,实现与许昌城际公交的互联互通。公交车载移动支付场景由过去支持2种场景扩展至现在的5种,非现金(电子)支付占比达到70%以上。以“i许昌”APP建设为契机,在实现167项政务民生服务事项移动端查询、办理的基础上,打通数据通道、融通信息孤岛,实现了扫二维码乘坐公交、实时公交查询、在线购买客运票、查询公共自行车、查看天气等一站式功能。在许昌市民之家、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包括火车站公交枢纽、高铁公交枢纽等重要站点和枢纽安装20座电子站牌,将公交运行和服务信息实时公布,为社会公众提供线路查询、车辆预报站、到达各站点的公交车辆位置信息,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三是拓展多元公交服务。购置10台双层巴士和200台小型社区巴士,持续拓展微循环公交、夜班公交、旅游公交、学生公交、定制公交、工业区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2016年,在省内率先开通“水上公交”,成为全省首个开通水上公交的城市。截至目前,许昌水上公交累计运送乘客102余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广大市民“一舟环游许昌城”的美好愿景。
四、典型塑人,文化治企,精细管理促潜力
一是推行星级考核管理。建立了公司、部门、线路长、车长四级管理体系,将日常考核、月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并择优推荐“行业标兵”和“劳模”。特别是在学习郑州、常州等公交企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许昌公交车长星级服务评审管理办法》,将车长的出勤、趟次、油耗、运营收入、正点率、投诉、违章违纪、优质服务、安全、业务考核、车容车貌、仪容仪表等全部纳入到星级服务评定中,拉大星级奖金档次,实行上月星级月初归零,当月申报、当月考核评定公示、当月工资兑现的管理模式。自星级服务考评开展以来,极大地调动了车长的工作积极性,较创建前相比,公交投诉率下降50%、事故率下降60%。
二是体现企业人文关爱。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开办了职工餐厅、职工休息室和职工书屋,在全省率先实施员工配送餐制度和免费住宿制度;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员工月平均工资从2012年的2000多元达到目前的4750元,已高出全市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建立重大节日、季度等福利制度,每年拿出25万元为全体员工实行免费体检。
三是打造齐抓共管格局。许昌市将公交优先发展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和全民行为,市人大、市政协、市老干部督导团等多次莅临视察工作,把城市公交发展作为议题在人大主任会议、政协主席会议上进行讨论,民革、民盟等民主党派也对许昌公交进行调研并提出发展建议;积极邀请部、省两级交通领域专家亲临指导,为公共交通发展提出国内外领先的发展思路和有效方案;成立由30余人组成的许昌公交青年志愿者先锋队,建立公司与市民乘客互动、交流的纽带桥梁;利用媒体做好公交营销,向公众持续传递城市公交的发展理念和相关举措,宣传公交一线员工的典型事迹,提高了许昌公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下一步,许昌公交将继续遵循“精诚、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认真践行“亲情、安全、满意”的服务宗旨,以公交都市“终级大考”为契机,以政策规划为引领,以国际一流为标杆,以服务升级为手段,以人民满意为中心,努力打造大数据时代、“十四五”时期全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示范样板,让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更出新,保障更出色,发展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