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客车 通向幸福路

来源: 本站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政府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要求,义马市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工作,推进村村通客车、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努力满足广大市民安全、经济、便捷出行需求,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合力推进
    义马市成立了多部门联合“村村通”客车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作配合。为推动“村村通客车”发展工作,义马市政府在客运站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土地支持,明确城乡客运站建设随着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招呼站建设随公路建设一同建设。目前新建设农村招呼站10个,对现有1个农村客运站和16个招呼站进行升级改造,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保证能力、竞争优势得到明显增强。

义马市采取政策支持,稳定票价,研究出台一些具体的支持政策,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稳定票价。目前,义马市的公交票价仍是1元。尤其是今年,在义煤集团等重点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财政预算125万元,专项用于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含伤残军人)免费乘公交车补贴,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为推动“村村通”客车发展水平,义马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明确城乡客运站建设随着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交通部门调研,听取汇报;分管领导多次到一线,听取工程进度、资金运用、安全质量和施工环境等方面的情况汇报,提出指导意见。义马市交通部门积极推行“半天工作法”,加大建设管理创新力度,利用微信平台,掌握工作进度和质量,定期督导工程进展,实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工作制度,切实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也为农村公路及村村通客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和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借鉴兄弟城市公交化改造的做法和经验,制定方案,加强规划、建设,坚持与新改建农村公路和美丽乡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义马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及村村通客车建设包含一个公交客运枢纽站和增设3条公交线路,计划开通“义马—石门”“义马—杨村”及“高速路口—石佛”城乡公交线路;各行政村站牌、站亭、设施将达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标准;村村通道路网点更加完善,而且在终点站都有符合驾驶员临时体息场所和房间;常村公交停车场可提供东区城乡公交客运服务;解决义马至仁村、义马至天池、义马至坻坞现有个体运营车辆统一管理;新增节能性公交客运车辆30辆;加快公交智能化应用,完成全市候车亭GPS信息采集汇总工作,城市公交视频监控和市民卡POS机安装率达到100%,部分公交车辆安装GPS,市区重要站点安装电子站牌,试行公交智能化调度运营,规划建设客运中心站务服务楼,集餐饮、住宿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科学详实的规划方案,为客运一体化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是统筹资源加快公路建设步伐。近三年来,义马市共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新建桥梁4座,新建城乡客运中心站一处、农村公路养护中心站一处。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238公里,涉农社区通公路率、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100%。创建Y004梁沟至苗元省级文明示范路,长7公里,实现了文明示范路零的突破;大力开展公路文化建设,着力丰富农村公路建设内涵,为村村通客车奠定了基础;加大场站设施建设力度,以城区客运中心站、新区汽车站为基础,辐射状布局和建设城乡道路客运线路,城乡道路客运线路已全部覆盖市区建成区,城乡公交、农村客运班线全部实现进站经营,城区内以出租汽车为换乘补充,已基本形成辐射状发展的城乡道路客运网络;实现客运零换乘,发挥现有汽车客运站的整体功能,在汽车站设置公交专用待发区,实现广大城乡居民在汽车站即可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零换乘;投资3000余万元,对市区的三条公交线路更换38台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受到市民高度评价。

三是提升运营服务水平。针对公交线路延长,并结合学校集体放假、村镇集会等实际开通电话预约班,并在无标准管理模式的情况下,探索出了适合实际的预约、赶集、电话叫车工作流程2016年,义马市在三门峡市率先落实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含伤残军人)免费乘公交车优惠政策,兑付补贴资金120万余元,6200余名群众从中受益;为使更多的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城乡客运服务,对1条线路进行了延伸和调整,对1条线路的班次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通过调整和优化,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城乡居民的出行;投资300余万元新建客运中心一个,投资600余万元开通城乡新能源公交(义马—坻坞),是全三门峡境内首条开通新能源客运的农村班线,更加方便沿途居民出行为实现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道路客运网络有效衔接,方便换乘,先后投入资金在市区增设标准化公交站亭;投入资金开通多条线路,填补了高速路口无公交的历史空白,打造了新的义马市客运亮点。目前,义马市现有农村客运班线6条。客运车辆40台,客位760个,日发班次120班,日运行旅客60000人次,行政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三、制定工作目标,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义马市行政村常住人口数量达100人以上已完成全部通车,通车公路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并设置错车道,完善了安全生命防范工程,提升了客车基础条件,市内所有的行政村均已实现客车两次以上停靠并布局有合理的港湾站满足乘客需求,同时建立有农村客运调度、监管中心,能够实现统一调度管理。对每一位从业人员建立信誉档案,逐人建档,对驾驶员实行考核制度,交通部门对多次违规的驾驶员予以清理,客运车辆配备有统一标识和统一车型,方便老龄乘客辨认乘坐

义马市农村客运已实现客运企业合并统一,公交化经营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了农村客运公交化经营。加强对客运站的管理,对村村通客车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提升动态监管水平。通过道路客运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强化港湾停靠站安全巡查,使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司乘人员教育,淘汰老旧车辆,提高车辆技术等级。集中开展全市客运市场治理整顿行动,组织公安、交通、城建、安监等部门对非法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客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严格按照规范管理出租车,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重点就市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行业健康运行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努力打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运输环境。
   “村村通客车”是完善公路网和“大交通”建设的需要,也是城乡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惠及民生的大事。接下来,义马市继续积极推广“交通客运+特色产业”“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等扶贫模式,让人民群众门就能看到交通发展的成果,努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系义马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