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事业一体化发展 创新建管养运规范化体系
兰考县辖13个乡镇、3个街道,454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7万,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县、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河南省改革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县、河南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乡村振兴试点县。兰考地处于开封、菏泽、商丘三角地带的中心部位,东临京九铁路,西依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郑徐高铁横贯全境,106、240、310三条国道在县城交汇,连霍、日南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河南“一极两圈三层”中“半小时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为兰考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便利条件。
近年来,兰考县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和“交通强国”战略指示要求,坚决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紧扣脱贫攻坚大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工作取得新成效,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县级)、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河南省智慧公路试点县,兰考交通运输局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服务发展大局,助力脱贫攻坚
兰考县以脱贫攻坚统揽交通运输发展全局,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整合扶贫、交通等涉农补助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资,大力推进“交通+扶贫” “交通+产业”“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2014年以来,全县新(改)建农村公路1076.54公里(县乡道198.34公里、村道878.2公里),其中旅游路30公里、产业路232.237公里,改造危桥952.4延米,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66.8公里。兰考县在圆满实现交通扶贫“三通”兜底性目标的基础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已达100%,自然村直通客车591个,覆盖率达到78%,其它自然村距离停车点均在2公里以内,为群众出行、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的难题。如今,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效解决了葡萄架、闫楼、小宋等10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种植的2万多亩“兰考蜜瓜”运输的后顾之忧。同时,优先聘用600多名贫困户为农村公路护路员,让贫困户直接受益,为贫困人口提供稳定、长期的经济收入,提高稳步脱贫的保障。
二、坚持“四好”并重,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高标准建设。以《兰考县农村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四横六纵”为骨架,以消灭断头路、串村联片、完善路网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兰考标准”。新建县道路面宽度不低于11米、乡道不低于7.5米、村道不低于4.5米。同时做到安全防护工程、排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三年来,投资6.579亿元,建设农村道路434.7公里,新(改)建安防工程193.6公里,打通了“断头路”、修通了“兴企路”、架起了“连心桥”。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186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公里,国省干线公路8条228.9公里(国道74.6公里、省道154.3公里),农村公路1590公里(县道195公里、乡道497公里、村道898公里)。
二是规范化管理。兰考县建立了县有执法队、乡有管养站、村有养护室三级管护体系(县级执法人员74人、协管员38名,13个乡镇管养站各配2名以上管理人员,454名村支书兼任村级管理员)。推行路政与养护联勤联动机制、路政与养护协作机制,大力整治侵占路产路权行为。三年来,共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214台,卸载货物9461.19吨,拆除沿路跑房屋6523座,空心院2141户,门楼3207个,围墙1.7万平方米,取缔马路市场7个,清理非公路标牌361个。同时,将路、林、沟、渠统一规划,国省县乡道单侧路肩5米、边沟5米、边沟外绿化林带各30米,村道路肩2米、边沟2米、边沟外原则上绿化林带5米;积极实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和“绿色廊道”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主要县乡道标志标线齐全和村道危桥险段、学校路段标志齐全。
三是常态化养护。按照“建养并重、养护为先”的发展思路,兰考县投入200余万元建设了考城镇中心养护站,提高了偏远乡镇的养护水平和应急抢护能力。按照“因事设岗、按岗配人、事职相符、合理使用”的原则,科学配备农村公路护路员1337名。县财政投资6000多万元,购置洗扫车、高压清洗车、道路养护车150余辆,形成了机械化定时清扫与人工日常养护的有机互补,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100%,实现了“全路无垃圾、行车无扬尘”。三年来,投入养护资金6000余万元,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四是全覆盖运营。在客运方面,兰考县以行政村真通实达、自然村沿线辐射为目标,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公交线路,深入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 三年来完成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投入约1.8亿元,建成了郑徐高铁兰考客运枢纽站、公交首末站3个、客运枢纽站3个、乡镇综合服务站13个,安装城乡公交站牌372个、行政村公示牌454个,新购投放运营纯电动城市公交105辆,优化延伸城乡客运班线26条,382辆公交车日发送520班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群众出行村到乡镇实行1元收费,外出返程乡镇所在地到村实行免费。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终端放射和循环互补的县域农村客运网络布局,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成为现实。
五是完善物流网络体系。投资6750万元,建设郑徐高铁兰考客运枢纽站,实现铁路与公路“无缝衔接”和乘客“零”换乘。建设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园,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与郑州现代物流合作建设农村物流三级体系,实现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村物流服务站点全覆盖,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目前,全县日均发送快递1.7万单,快递业务量增长120%,物流业务量增长30%,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六是带动产业兴旺发展。依托道路交通优势,我们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种植蜜瓜3万亩、红薯10万亩、花生30万亩,发展成为兰考“新三宝”;种植苜蓿草10万亩,建设万头牧场2座,形成“绿色畜牧”产业。打造兰仪路、岳侯线、闫坝线、兰坝线产业发展示范带,招引北京新发地蜜瓜、葡萄、毛豆等种植大王流转土地1万亩,从而带动群众建设7个农产品种植基地,流转土地5万亩,全县土地规模化流转50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为全县稳定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兰考县将持续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坚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的理念,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工作思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助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