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再交新答卷
获嘉县交通运输局
今年以来,获嘉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省政府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部署,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线网布局,全面提升农村客运的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优质化、高端化、差异化”出行需求,为全县农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决策部署
获嘉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获嘉县交通运输局从调查摸底入手,认真开展农村客运状况专项普查,局班子成员划片分包路线,组织精干力量30余人,从人口分布、群众出行、道路状况、站点设置4个方面对全县11个乡镇219个建制村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获嘉县拥有二级客运站1家,客运公司2家,农村客运线路6条37部客车,市际客运班线19条62部客车,途径全县的客运班线车辆100余部。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获嘉县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摆在最前列,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稳步推进。客运站牌建制村覆盖率100%。针对全县农村客运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以优化网络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为重点,制定了《获嘉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实施方案》,以镇、乡为中心,以客流较集中的行政村为主要节点,进行合理布局,开辟多条通村班线,形成了以获嘉县客运总站为平台,班线客运、过境班车、城乡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零换乘”、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下车即可换乘到达”的便捷出行方式。
二、加强组织协调,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对“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获嘉县成立了“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项任务时间节点,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财政对农村客运车辆运营补贴十年的长效机制,由县交通、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核算,按实际运营里程核算票价,对每辆车达到规定运营里程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运营补贴,并纳入县年度财政预算,按季度拨付运营补贴,每年对全县37台农村客运车辆投入资金105万余元。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网络组织运营。
按照《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达标(示范)验收办法的通知》要求,获嘉县近年来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219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户户连”。“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工作开展以来,投资310余万元在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合理增设港湾式停靠站亭58个,分别分布在县域内国、省、干线公路上。增设招呼站牌93个,分布在全县主要县乡公路上。目前,通客车建制村的候车亭或停车站(牌)已全部建成,停车候车指示牌信息完整率达到100%,多功能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获嘉县大力优化运营组织,坚持“以路设线、沿村选点、延伸老线、补足新线”的原则,统筹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的衔接与融合,保障县—乡—村客运线路实现互联互通。以“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为抓手,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先行先试,将其中一条农村客运班线(2路车)调整为公交运营模式,票价降至2元,采用循环运营模式,实行定点、定时、定线运行,切实改变了太山镇沿线村庄居民的出行问题。探索农村班线与公交线路融合发展之路,开通城区主要干道公交线路与照镜镇冯村农村班线相对接,实现公交化运营。该线路总运行里程约15公里,全程票价2元,中途票价1元,从县客运总站发车,途经城区主要路段、大位庄、照镜镇、楼村、终点站冯村,每小时一班,采用循环运营、公交化经营模式,实行定点、定时、定线运行,切实满足了农村居民“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出行要求,真正让农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带来的实惠。
获嘉县将申报规划建设亢村客运枢纽,依托郑新一体化发展,积极与上级交通部门协调,把省市公交延伸至亢村与农村客运进行联动,实现战略式城乡客运一体化,把城市公交车开到群众的家门口,实现城市公交、农村班线和客运班线无缝衔接。客运线路热线过热、冷线萧条,获嘉县发挥好有形之手以“热线”带“冷线”的方式,提高客运车辆的使用率,科学规划营运线路,规定热线(5路车获嘉--冯庄)客车每天调配四辆车对四条冷线循环运行,同时部分热线向冷线延伸。目前,全县219个行政村都通了客车并都安装了通车公示牌,一个个公示牌十分醒目,上面标注了运营企业的名称、通车的时间、司机及企业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以及通车标准。
目前,获嘉县“公交化+班线”连通建制村的比例达100%,其中公交化运营连通的建制村已占比100%;100%建制村都可通过直达或一次中转到达县城。
四、引入科技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
获嘉县加快推进农村客运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建立农村客运信息化服务平台,乘客通过扫描站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可以实时查询车辆位置换乘信息、约车包车、定制客运、手机支付乘车、投诉建议等服务,探索推广交通一卡通。充分利用交通运输行业现有信息平台,通过改造、新增功能模块等途径,实现农村客运运营信息化监管,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村村通客车”卫星定位监控中心,平台具备运营管理、安全监控、信息查询三项功能,对“村村通客车”运行安全全程监控。获嘉县积极推动在农村客运车辆上安装符合标准的智能车辆动态监控装置与防碰撞设施,切实提升农村客运动态监控能力,所有农村客运车辆都安装有智能视频监控设备,主要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行车接电话等不安全驾驶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提醒。截至目前获嘉县农村客运经营车辆动态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车辆智能动态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五、坚持安全第一,完善监管机制
获嘉县加强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联合审核,建立由县政府主导,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农村客运企业一方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同时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认真落实承运人责任险制度,做好行车记录仪的安装、使用、监管工作,坚决禁止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经营主体和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二是严把从业资格关,农村客运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从业资格证,驾驶员要达到三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标准,农村客运企业要定期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定期采集和分析行车记录数据,定期检查行车日志和乘客意见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严把车辆技术关,农村客运车辆要按照规定参加车辆二级维护和综合性能技术检测,车辆安全例检工作由县交通局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并免收安全例检费用。
2020年7月,经过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检查验收组的严格考核,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评估,获嘉县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第二批“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并获得了500万元的奖补资金,有力的推进了全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更加完善,为打赢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