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扶贫铺就康庄大道

来源: 本站

 李建峰

一条条笔直宽敞的的柏油马路通往景色秀丽的景区,一座座红砖白墙的农家乐拔地而起。景区内游客川流不息,当地群众依靠旅游业将本地土特产推销出去,换回了沉甸甸的“真金百银”,这是革命老区卢氏县近年来交通扶贫带来的可喜变化。

2016年以来,卢氏县交通运输局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总体思路,通过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拓展延伸、客运网络优化布局,基本实现了“内通外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设施先进、衔接顺畅”的总体目标,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飞速发展。

一是畅通了民生路。四年来,卢氏县共投资20亿余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015公里、桥梁4771.4延米,其中:县乡道305公里、村道385公里、自然村道1325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达3000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增加了20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干线公路,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车、通邮,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受益群众7.4万户、29.58万人,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交通扶贫、提前两年完成了新增加的百县通村入组公路建设任务。该县东明镇小湾村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前,村民雨天外出都要准备两双鞋子,一双雨靴,用于在村里穿,一双皮鞋,用于下山时穿。多年来,祖祖辈辈望路兴叹。2018年村里铺设了水泥路,从此大伙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窘况。路好了,村民们纷纷通过发展烟叶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二是畅通了致富路。“道路通则百业兴”。通过以产拓路、以路兴产,实现城市公交、城乡客运、出县客运、村村通客车的无缝对接。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进入了安置社区、田间地头,连接了产业基地、厂矿企业,串起了旅游线路、产销网点,有力推动了“交通+产业基地”“交通+绿色农业”“交通+特色工业”“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电商快递”等扶贫模式,大大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的便捷程度,带动了全县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家住官道口镇新坪村的鲁彦玲对交通带动旅游扶贫深有感受,2016年上级投资1960万元修通了西山门与三淅高速公路豫西大峡谷出入口相连的14.2公里水泥路,2017年,投资900多万元的沥青路面又取代了原先的水泥路面。2018年,新坪村又开工建设与山河口、西子湖两个景区相连的32公里旅游环线公路。修路的同时,新坪村又在谋划富民产业,2017年,村里成立了豫西百草园、豫西百果园两个旅游专业合作社,不少村民纷纷放下锄头,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三是畅通了振兴路。2019年928日,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和明亮的车灯,承载上万吨的火车沿着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开通运营的浩吉铁路开进了豫西深山区卢氏县。该条铁路的建成通车,改写了卢氏不通铁路的历史。加之,正在建设中的栾卢高速,积极推进的卢洛高速等一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让千县古县从此摆脱了交通瓶颈的制约,交通脱贫攻坚战筑就的幸福大道,打造了“干支相连、内通外畅、路网完善”的干线公路新格局,形成了“广覆盖、深通达、高质量”农村公路新网络,从而有效发挥了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基础支撑的作用。

(作者系卢氏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