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来源: 本站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徐强

 

截至2019年6月,河南省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所有易地搬迁安置区均实现至少有一条通畅的对外出口路,提前一年半实现交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提前完成建制村“两通”兜底任务基础上,河南省将目标向品质提升和更广泛的自然村延伸,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和乡村客运“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2019年以来,累计新增2.7万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率由2015年底的55%提高至目前的87%。75个县(市、区)达到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水平,示范县比例达到47%。

截至2020年8月底,5年来,全省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415.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694.8亿元,干线公路264亿元,农村公路376.3亿元,内河水运64.3亿元,运输场站16亿元。

5年来,全省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8831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8681公里,改造危桥1.3万延米;新改建干线公路1896公里;新增、调整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线964条,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691辆。

5年来,积极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搬迁”“交通+民生”“交通+产业”等交通扶贫新模式,为全省贫困地区打造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等“特色致富路”总里程2564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0个,数量全国第一。

5年来,加大对定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联系帮扶的4个贫困村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尤其是上蔡后杨村经过我厅16年的持续帮扶,村容村貌持续改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5年来的克难攻坚,全省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和“辐射周边、循环互补”的城乡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广大农村群众“出门硬化路、雨天不踩泥、抬脚上客车、物流到家门”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交通运输助力贫困地区产业致富、创业致富、商贸致富和旅游致富的生动实践,在中原遍地开花。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统筹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扶贫工作,始终坚“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推进重点部署。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通力合作,围绕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四场硬仗”“六大行动”“四项工程”,研究制定了《交通运输脱贫攻坚重大专项工作推进方案》《河南省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

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加大支持力度。始终坚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重点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首先聚焦精准。2016年以来,争取中央车购税、专项建设基金和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共243亿元, 其中170亿元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占全省的70%。2019年实施的全省高速公路“双千工程”15条高速公路项目中,有14条经过或位于“三山一滩”贫困地区。其次聚焦深度贫困。出台了《交通运输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重点加大对卢氏县、台前县、淅川县、嵩县等4个深度贫困县和全省1235个深度贫困村支持力度,攻克坚中之坚。利用收费公路专项债资金,开工建设西峡至淅川、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范县至台前至梁山高速公路建设,台前县提前一年实现县城通高速。第三聚焦重点县村。2019年提前完成“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扶贫兜底性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交通扶贫工程指挥部2020年工作方案》,聚焦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和52个未脱贫村,持续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又印发了《关于交通运输支持脱贫攻坚重点县和未脱贫村脱贫攻坚的通知》,对交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再核查,重点支持、挂牌督战,对52个未脱贫村,逐村调研核查,一村一策制定支持措施,攻克坚中之坚。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提高脱贫质量。总结新县统筹推进交通扶贫与产业融合、旅游开发,光山县统筹推进交通扶贫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息县大力实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卢氏县创新模式融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潢川县“村村通公交”等交通扶贫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着眼长远,远近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时序,不搞层层加码,不盲目追求时间进度,制定《贫困村退出考核交通运输有关指标标准》,既让基础差、底子薄的县感到信心十足,又让基础较好的县不敢松劲。将交通扶贫工作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紧密结合,在全国率先制定“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标准,创新引入第三方独立考评奖励机制,成功创建10个全国示范县,数量全国第一,评选31个省级示范县,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功申创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农村公路逐步实现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巩固扶贫成果。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建立督导机制,组建专门督导队伍,定期开展交通运输脱贫专项督导,既查找问题,又指导工作,有效提高了督导的针对性。对交通扶贫领域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情况全面排查,对历次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脱贫攻坚年度考核等反馈问题以及自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重点跟踪监控,确保整改到位,持续巩固交通扶贫成果。

虽然交通扶贫的硬性任务已圆满完成,但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人民群众更高出行需求,河南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不健全;部分前期修建的农村公路标准低,抗灾能力差,“油返砂”现象时有发生;非贫困地区的农村道路亟待提升;农村地区存在客运“开得通、留不住”等问题

知不足而奋进。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改善全省人民出行条件。一是着力巩固交通扶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紧盯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兜底性任务,继续加大对已脱贫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指导力度,坚决避免出现“通返不通”“畅返不畅”问题。二是着力攻克重点难点。聚焦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和52个未脱贫村,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交通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三是着力拓展交通扶贫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力争2021年底,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四是着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试点建设为契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提质扩面。持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加快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服务品质。在高质量完成交通扶贫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

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克难攻坚,打通“大动脉”,大力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畅通“微循环”,持续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为河南乡村振兴,中原更加出彩,贡献交通力量。